从戚家刀到苗刀,中国古代标准的长刀究竟长什么样?
in 热点新闻 by haiyunlh
中国长刀的发展历史悠久,苗刀、戚家长、辛酉刀法的来历在现在看来,更是众说纷纭,那么现在的苗刀和戚家刀有什么关系呢?那日本刀与中国的长刀又有什么关系呢?在明朝刀剑发展的第二全盛时代,倭刀与中国的长刀关系是怎么样的呢?皇甫江老师《中国刀剑》一书中,明朝刀剑中长刀一文有着详细的介绍,充分的利用历史知识、教研等不同的方面讲太空了明代中国长代的发展与倭刀的关系。
长刀最早出现在《练兵实纪》中,按戚继光的说法∶"长刀近用先及。"但其详细说明和图式最早见于十四卷本《纪效新书﹒长刀制》∶"刃长五尺,后用铜护刃-尺。柄长一尺五寸,共六尺五寸,重二斤八两。“长刀解:“此自倭犯中国始有之",《武备志》亦云∶"曰长刀,则倭国之制,其利于步,古所未备。"可见明朝长刀是仿倭刀。
按明朝的度量衡,长刀全长超过两米。此刀双手握柄搏杀,劈砍力极强,刀谭应该为四瓣形。长刀刀刃超长,但并非长杆,不易为敌刀所切断,相对长杆刀使用也更加灵活。长刀的形制,受日本"野太刀"的影响,根据明天启年间徽州武艺家程宗猷所著《耕余剩技》之卷四《单刀法选》记载,当时倭寇"刀三尺八寸,把一尺二寸,则长有五尺,"而相形之下,明长刀的长度更优越。同名视频号长刀出现应在嘉靖以后,十八卷本《纪效新书》基本未提及长刀和其制,解、势法,仅在卷尾治水军篇中出现斩马刀与长枪较练的字眼,可以推测此时长刀并未配备戚家军或者其他明军。而《练兵实纪》中长刀虽然开始在北方明军中广泛推广,但此时倭患已平,所对付的更多是蒙古等北方游牧民族。此时长刀主要配备步兵,在骑兵制式武器中也占有相当的比例。其功能主要有二,一为步兵对付敌军骑兵,斩马腿马头,一为鸟铳手的自卫兵器,贼人逼近用之。除戚继光外,还有其他为数众多的抗倭将领、军事家、武术家和有识之士非常重视长刀的制作和使用方法。著名武艺家程宗猷又专门研究了日本刀法,于天启元年(公元1621年)著《耕余剩技》一书,其卷四为《单刀法选》,专述长刀用法并附有大量插图。
书中称长刀"器名单刀,以双手用刀也,其技擅自倭奴,锻炼精坚,制度轻利,靶鞘等物,各各如法,非他方之刀可并,且善磨整,光耀射目,令人心寒。"在《单刀式说》中介绍其制法∶"今以倭刀为式,刀三尺八寸,靶一尺二寸,则长有五尺。如执轻刀一言,制不得法,铁不炼钢,轻则侥薄,砍下一刀,刀口偏歪一边,焉能杀人,如要坚硬,则刀必厚,厚必重,非有力者不能用也。故制法惟以刀背要厚,自下至尖渐渐薄去,两旁脊线要高起,刀口要薄,此即轻重得宜也。铁要久炼去渣屎,磨时无麻子小点,如镜一样光彩,则遇潮汗亦不致上锈,乃铁多炼少,是久炼成钢也。刀鞘内要宽,刀口寸金箍入鞘口,略紧勿松,紧松亦要得宜,以便出入。如用弩带刀,刀长二尺八寸,靶长九寸,共长三尺七寸,不可过长,恐悬带腰间,用弩不便。鞘用皮制,其法载前《用弩兼枪刀说》中。"
由于史籍记载详细,各类长刀的形制比较清楚,无论是《武备志》记载的超过200厘米的长刀,还是周纬先生《中国兵器史稿》中长度在165厘米的御林军型大刀,均为长柄双手刀。其外形、长度、外装及佩带方式均异于唐宋之环首直刀,更近于倭刀风格。明中、晚期仿倭造御林军大刀此刀之形制、长度均符合日本进贡明皇室之御林军大刀,品相完美。刀形类似倭长刀,但刀身平整无脊,异于倭刀之镐造。刀体为中国式的嵌钢结构,完全不同倭刀之包钢结构。其折叠锻造精良,锻纹细密呈流水状,刀口夹钢线明显。刀茎与刀首铆接,亦区别倭刀之目钉固定法。柄上装具均为铁质,椭圆形折沿刀谭。刀柄缠红色织物,原装完整。部分古兵器研究者认为明代刀剑不及日本,以单一器物的精致程度对比的确如此,但更多的原因是倭双手长刀针对明单手短刀在长度和力道方面的优势。但明代军事家首先研究倭刀之使用特点,以特殊兵器和战法克之,同时还积极吸收日本刀和日本刀法长处,制造和装备仿倭刀以改变不利局面并应用在更多方面,可谓"师夷之长而制夷"军事策略的成功典范。明式仿倭刀的制造和使用成为明代刀剑史的一个最重要特点,也是中国刀剑史上重要的一笔。
短刀《武备志》的介绍很简单∶"短刀,与手刀略同,可适用于马上。"观察插图,应该为四瓣形刀谭。
明中、晚期骑兵用短刀此刀全长73厘米,刃长59厘米,柄长14厘米。锻打纹清晰,夹刃明显,刃体弧度较大,入手感灵巧。据此推测此刀可能为马上所用,非将士主战兵器,而是与马上长兵搭配使用的随身佩刀,其防身作用大于作战功能。日本输入之倭刀宋代以后,日本刀因质地精良,已经开始向中国输入,至明代达到鼎盛。据周纬《中国兵器史稿》转述,英国人薛理、日本人稻田合著《刀剑与鲛》中记载,仅日本足利王室各朝进献给明皇室的刀,就超过1200把。其中,除部分为皇室收藏和赏赐给文武大臣外,则很可能为明廷的"御林军"执用,其中尚有部分存世。
明中、晚期日本造御林军大刀此刀形制、长度均与日本进贡明皇室之御林军大刀类似,保存完整。刀系典型倭制长刀,镐造,脊线明显,包钢结构,隐约可见烧刃。装具均为铁质,椭圆形折沿刀谭。刀柄缠红色织物,原装完整。除进贡外,日本商人以勘合贸易形势输入中国的日本刀剑数量巨大。据木宫泰彦《日中文化交流史》之明、清篇第二章《足利幕府与明朝的交通贸易》统计,明永乐二年(公元1404年),日明之间缔结贸易条约,日商开始以"勘合"的形式向明朝输出刀剑。仅明宣德七年(公元1432年)至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期间,日本商人与明朝政府通过正规渠道进行了11次的"勘合",藉此输入明朝的刀剑,就应该不少于20万把。另外通过走私渠道从福建、澳门等地输入的日本刀剑更是无法统计。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刀剑并非全部是正宗的日本式,部分为迎合明朝刀剑之形制在长度、外装、配饰上应该有所改动,而且其质量恐怕也良莠不齐,并非全部是精品。
嘉靖中期后战场缴获也是日本刀剑的来源之一,据史料记载,仅嘉靖四十二年平海卫一役,明军斩倭2200余,缴获器械3900余件。而戚家军在东南沿海抗击倭寇的12年间,大小近百战,均获胜利,消灭倭寇数以万计,缴获倭刀之数量当不寡。
日本造明式腰刀之一此刀形似倭刀,但更接近雁翎刀。刀身平造无脊,开双血槽。刀身带篆字铭文,应是"日本国萨摩洲宝高造"。夹刃、把箍及刀首均为黄铜鎏金,表面阴刻纹饰,其风格和工艺均为明式,应由中国制造。这类由日本制刃,中国装饰的腰刀于明晚期和清早期在皇室、朝野、达官、富贾之间颇为流行,多为制造精良之珍品。日本造明式腰刀之二此刀与上刀相似,但弯度更大,外形更接近倭刀。刀身平造无脊,开双血槽。刀身带篆字铭文"日本国萨摩洲宝高造"。把箍及刀首均为铜质,表面浮雕卷草纹饰。